网上药店
您现在的位置: 百年孤独 >> 百年孤独价格 >> 正文 >> 正文

皇帝的面子洋人的放大镜,大清的花柳病

来源:百年孤独 时间:2021/12/14
广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 http://pf.39.net/xwdt/170808/5606869.html

是魔宙的历史非虚构栏目

讲述近代中国的真实故事,或奇趣话题

从而达到娱乐和长见识的目的

大家好,我是金醉。我有个好朋友,叫徐浪,总对世界保有好奇心。很多年前,徐浪在日本成田机场的厕所里,第一次使用自动马桶。拉完屎后,他从裤兜里掏出皱巴巴的面巾纸,小心翼翼擦了腚,但并没有马上提上裤子离开,而是仔细研究起自动马桶。其实,他是在找冲水的按钮,找了半天,试着摁了一个,果然有水出来,呲在他脸上。后来,他跟我说,只喝进肚里一口,水是温的,但用洗腚的水洗了脸,心理多少留下了创伤。直到现在,他每次冲厕所还会不自觉地把脸躲开。这件事说明,人遇到新事物时的体验和态度,对之后的人生是影响极大。比如,有资料说慈禧害怕看电影,是因为她头一回看电影时,放映机炸了,还死了个人。后来大臣出国考察,带回一台放映机,在家里放电影,又着火了,又烧死个人。慈禧和清宫一些人就认定了:电影这玩意不吉利。徐浪和慈禧遇到的,都是日常小事。今晚要讲的,是群英国人到中国旅游的故事,他们的遭遇不仅影响了各自的命运,还影响了大清的国运。甚至可以说,全世界的命运,都跟这个「旅行团」里的一个小男孩有关。大清的面子作者:土豆子我们都知道,中学历史书上讲过,年,英国人瓦特发明了工业蒸汽机,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。这个时候的大英帝国威风极了。首先是能打仗,打败了荷兰、西班牙、法国这几个老牌海上强国,成了新霸主。其次是买卖做得越来越大,工业革命和分工制,大大加速工业品生产速度,满世界找销路。非洲、美洲、亚洲,到处都能看到大英的商船。真正如中国对联所说:生意兴隆通四海,财源茂盛达三江。在亚洲,中国可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方。但古老的帝国对做生意没啥兴趣,大清到了乾隆年间,完全自给自足,是个盛世,至少表面上看起来是。政府只开放广州这个港口。官员们也不喜欢商人,指定了一些中国行商跟外国人打交道。18世纪中叶广州。年荷兰绘图师JakobvanderSchley绘制。当地官吏定了许多规矩,乱收税,正税之外还要收60多种税。英国人还觉得这里法律严苛,对外国人审判不公。这可不是什么良好营商环境。于是,英国政府决定派一个使团去大清,大家坐下来好好商讨拓展商业贸易,争取互利互惠。使团得找个名义,拜寿最好,那就给乾隆拜八十大寿。虽然乾隆已经八十二岁了。东印度公司负责这次出使的费用,公司董事长培林就给两广总督郭世勋写信,说大英帝国派了个使团去中国。两广总督收到信,觉得这事蛮重要,写了个奏折上报皇帝。英国人的信怎么翻译,是个大问题。信的意思很简单——英国要给乾隆祝贺八十大寿,但是没赶上,就补一下。借这个由头,想讨论扩大贸易的事情,对我们两国都有好处。英王派了特使去,如果能得到接见,一定皆大欢喜。但是翻译出来是这个样子:闻得天朝大皇帝八旬大万寿,本国未曾着人进京叩祝万寿,我国王心中十分不安。我国王说称:“恳想求天朝大皇帝施恩通好。凡有本国的人来广,与天朝的人贸易,均各相好,但望生理愈大,饷货丰盈。”今本国王命本国官员公辅国大臣吗嘎尔呢,差往天津。倘邀天朝大皇帝赏见此人,我国王即十分欢喜,包管英吉利国人与天朝人永远相好。郭世勋关于此事的奏折。里面借此事把乾隆吹捧了一番,说您老八十大寿,什么番夷国王酋长全都来祝寿,真是旷古盛世。翻译言辞卑微得要命,又有点搞笑。这奏折把英国打造成了一个粗鄙小国,对天朝崇拜的要命,没赶上八十大寿,英吉利国王竟然心生不安。在大清,底下人向上面报告事情,习惯于摸索领导的脾气,何况这是给皇上上奏,一定要让万岁爷看得龙颜大悦。翻译成这样,也就不奇怪了。■老夫聊发少年狂郭世勋翻译的那个名叫“吗嘎尔呢”的特使,就是“大不列颠王国特命全权派驻中国皇帝大使”,56岁的马戛尔尼勋爵。马戛尔尼肖像。这位老勋爵可不简单,他当过三年俄国大使,在国会当过议员,还在爱尔兰当过首席大臣,在西印度格林纳岛当过总督。后来政府委派他当孟加拉国总督,权力又大,报酬又多,但他一点兴趣没有,从年开始在家歇着,过着闲适的退休生活。但一听要他出使中国,他一下子来劲了。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探索新世界的机会!马戛尔尼立即组织了一个庞大的84人使团,这些人有博物学家、画师、机械师、制图员、乐师、和陆海军军官。出使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,当然要备一些厚礼。首要就是科技发明。比如天体运行仪,这可是天文学和机械结合的最新成果,除了太阳地球月亮,还能看到土星、木星的光环和卫星。使团绘图师所画科技礼物草图。此外还有望远镜、地球仪,这都是可以开阔眼界的。还有能帮助减轻老年人和残疾人体力负担的机器,协助他们劳动。展示战争实力的有铜炮和榴弹炮、自来火鸟枪、连珠枪。送给乾隆帝的自来火新法金镶枪。还有一个精确还原的战舰模型,展示的是英国最大的军舰,上面有门重炮。除了这些,还有一些商业品,比如漂亮的大吊灯,羊毛、棉织物、铜铁制品。万一中国人看了想买,那可就打开了市场。此外还有展示英国和欧洲地理、历史的图片,著名的城市、教堂、公园、堡垒、古迹等等事物,都能看到。马戛尔尼使团进献给乾隆帝的铜板图画册一套,装了两个大箱子,共16册。这些礼物的选择,基本上就是介绍大英帝国,顺便也看看能不能引起中国人对英国商品的兴趣。为了让使团显得隆重,英国海军划拨了一艘“狮子号”战舰让使团乘坐,东印度公司派了一艘大型蒸汽商船装载礼物,还有一艘“豺狼号”供应船。鼓满风帆的狮子号。年9月,英国朴次茅斯港,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,使团以及船上各种工匠、仆役、水手七百号人浩浩荡荡出发了。走海路,从英国到中国可没有那么容易。狮子号的战舰船长,曾经做过两次环球航海旅行。他凭借丰富的经验估算,舰队要从欧洲出来,绕过非洲大陆,在南美洲停一下做补给,才能到亚洲。以当时的航海速度,这段路得走上快一年。这一路上会遇到不少岛屿、城市。因此,他们一路上不能闲着。使团里各种专业人才都有,他们都保持着探险家的习惯,每到一个地方,都做极其详尽的记录。使团途经佛得角圣地亚哥岛上记录的猴面包树。比如,使团的副使乔治·斯当东,是探险家和植物学家,详细记录了途经地的物产,他发现有座岛上的人很爱吃猪肉,养猪法也很奇特。养猪人会把小猪做上记号,然后放到山上吃一种“名为羊齿”的营养植物,猪长大了,养猪人才带着猎狗去把猪都捉回来。比如,随团警卫帕里什中卫一路上都想着以后怎么征服别人的地盘,哪儿有堡垒,从哪里进攻比较困难,哪里有架着步枪的矮墙,怎么登陆进攻,都一一记录在案。遇到岛就上,遇见山就爬,精确测量位置经纬度,查看海岸是否适合兴建港口工程,为大英帝国未来可能的海上扩张做准备。这么航行了半年,他们来到了巴达维亚,也就是今天的印尼雅加达。他们在这里看到了中国人和来做买卖的中国小帆船,还接到了东印度公司的广州代理人写给马戛尔尼特使的信。使团在交趾支那(今越南南部)遇到的中国船。信里带来了好消息,说是皇上已经知道使团要到访的消息,下了谕旨,要中国官吏好好款待使团。特使马戛尔尼舒了一口气,出使中国的通行证有了!■来了,大清帝国!又行驶了几个月,年7月3日,狮子号抵达舟山群岛,停在一个港口等清朝官员来接。居民们都没见过这么大的船,都跑来看,使团决定开放狮子号,让居民上船参观,很快甲板上就挤满了人。船上有个房间挂着中国皇帝的画像,经过这个房间的人,全部都跪到地上磕头,船员们都很惊讶。乾隆。皇帝的权威真是大啊!7月5日,使团换乘“克拉伦斯”号使节船到了舟山,定海镇总兵马瑀前来迎接。马总兵开始和特使互相行礼,按照中国的礼仪,他开始和使团成员们寒暄。您老身体还好?您父亲好?您母安好?这位先生姓什么?贵庚啦?这么一大套繁琐的问候礼,把特使急得不行。总兵然后表示,奉了皇帝招待使节的旨意,他要请特使吃大餐,还要请贵国的大人们看戏呢。使团着急见皇帝,没搭茬,他们请马总兵赶紧找几个领航人,带领“狮子号“去天津口岸。马总兵说,人早就已经找好了,不过这些领航员只能先把使团带到北方邻省,然后再一站一站往天津方向走。使团说这也太慢了,而且狮子号那么大,吃水特别深,这么沿着海岸线走,万一磕磕碰碰就不好了。一定要找能直接领航去天津港的人。马总兵说,那得花一天来找找。等待的时候,使团就在定海镇闲逛,一走到街上,居民立即跑来围观这帮金发碧眼的外国人,挤得他们大汗淋漓,只好跑进一座庙里“避难”。使团绘图师威廉·亚历山大所绘定海城外景色。为了避免再被围观,陪同的官吏劝使团成员坐轿子回船上去,但根本没啥用,轿夫因为人太多,走走停停,一停下来,就有人直接把头伸进轿窗,笑嘻嘻地喊:“红毛!红毛!”使团记录的中国轿子,副使乔治·斯当东出使纪实中收录。轿子里的英国使节有点懵,只能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。第二天,马总兵带着一个文官来见使团。又是一遍“您吃了吗?身体还好吗?”之后,文官长篇大论地说了一大堆,意思是说:我们相信,从远古的时候开始,经验告诉我们,从一个港口到另一个港口的航行才是最好的!使团虽然了解到,中国航海经验只能贴着海岸线近距离航行,但特使坚持己见,没搭理这位文官。马总兵和文官商议了一阵。还是得想办法满足使团的要求啊。马总兵冲着手下士兵说:来人哪,去找领航人。没一会儿,几个兵押着一群瑟瑟发抖的穷苦贫民进入大堂,在总兵面前跪下来。这些人都快吓尿了,他们开始说自己的经历。老爷!我去过天津,但不是海员。老爷!我是海员,但没去过天津港。老爷!我连船都没上过……就这么轰出去几个人,然后士兵又押进新的人。这么折腾了一天,最后带进来两个,都是去过天津的海员。但他们都苦苦哀求,说自己离海多年,现在只想安心在当地做买卖。总兵心里只有优待使节的圣旨,压根不听这俩人说话,直接命令:你们一个时辰之内必须上船!使节团的英国人都看傻了。使团内务主管巴罗后来总结,说大清政府可真是没有公道和仁义,把老实人从家里抓出来,去干其他事情,只有专制政府才干的出来啊。但这帮英国人也没有对这种行为表示什么,这些精明的商人,毕竟还是需要有人给他们指路。他们还由此获得了一个商业信息:中国黄海上的商业贸易,都是一个港口一个港口进行的,效率不高。船队很快启航了,但船长也很快发现这两个被强迫带到船上的领航人也没多大用。一个人带了一个小罗盘,另一个啥都没带。他们看不懂外国罗盘,也不懂啥叫经纬度。副使斯当东出使纪实中记录的中国罗盘。这俩人直接把路给指错了。使团只好重新找了领航人,还是得按照舟山马总兵的话,一港航行到另一港。乔治·斯当东出使纪实中收录的狮子号在中国的航线图。该纪实在出使三年后回国出版,中国信息在欧洲不再神秘。狮子号终于行驶到天津白河口,因为船体太大,无法在内河航行,要换船。在白河口,文官天津道道员乔人杰,武官通州协副将王文雄在这里等着接待使团。左为乔人杰,右为王文雄。绘图员威廉·亚历山大绘制。皇上派他们来全程陪同,照顾特使。要展示天国的实力,照顾自然是要奢华等级的。他们给狮子号带来了:20头牛,头羊,头猪,只鸡,袋面粉,14箱馒头,包大米,10箱红米,10箱白米,10箱小米,10箱茶叶,22篓桃脯,22篓蜜饯,22箱李子和苹果,22篓蔬菜,40篮黄瓜,0斤南瓜,四十大包莴苣,四十大包豌豆,一千个西瓜,三千个甜瓜,还有许多瓶酒。这种等级的供应,每到一地都源源不断。使团成员们都惊呆了,到其他国家,补给都要花钱,到了中国,不仅不要钱,数量种类还特别多,真是太慷慨了。两位官员还带来几十艘小船,转运使团和英国人给皇上的礼物,往天津进发。不过这些礼物船上都挂起了巨大的横幅,上面写着:“英使向中国皇帝进贡”。特使马戛尔尼觉得不大对头,一国对另一国的平等出使,可不是藩国对上国的进贡。不过他觉得还是忍着,这会子乱说话,万一惹怒了皇帝遣返使团就不好了。他想,等见了皇帝,提出出使意图,自然就会解除这种误解。而狮子号就先回舟山,这回一个领航人也没带,船员们已经测得各个港口位置,自己就能回去。按照船上海员的看法:大清国的航海术实在太差劲了。后来,狮子号第一大副安德逊找到了一张两百年前的帆船图,发现这么多年过去了,中国的船一点进步也没有。使团绘图师威廉·亚历山大绘制的清朝贸易船只。■文化冲击波船从白河口往天津,再从天津往北京走,使节团们才算真正踏上大清腹地。他们一路走马观花,看到的人和物,难免要给这帮使节团带来些文化冲击。他们在白河沿岸看到不少村庄,但是大部分房子都是泥墙和稻草顶,看着贫穷破旧。到了天津大沽口,围观的居民人山人海,基本上都是男人。大热天的,太阳直晒在大地上。因为清朝人奇特的前额剃发的辫子发型,使团成员们看到“许多紫铜色的头紧靠一起,一层又一层,真是难得的奇观。”他们疑惑街上为啥看不到女人,后来经过询问才得知,在清国,一般城市里女性基本不出来抛头露面。农村穷人家女性则要出来种地。绘图师威廉·亚历山大绘制的抵达天津景象。但是使团看到了一些在看热闹的老太太,都快挤到河里了。人们注意到了裹着的小脚。使团成员弄明白裹小脚是咋回事之后,内务主管巴罗表示太残忍了:这简直可以挑战全世界!而副使斯当东表示:这虽然不至于残废,但总是戕害女性的健康。这也是男权社会习俗导致人们天性的改变。绘图员亚历山大画的小脚,显然是被美化了,收录于斯当东出使纪实。不过斯当东也做了反思:想想英国女性束胸的传统,不也一样吗?到了天津岸边,直隶总督梁肯堂和钦差徵瑞来迎接,在总督府的一个大厅,马戛尔尼被要求向一个椅子行礼。马戛尔尼奇怪极了,这啥毛病?经过解释,原来这是代表皇帝的御椅,不行礼那是不合礼数的。马戛尔尼只好鞠了一躬。大清皇帝还真是厉害,连空气里都有他的影子。在途中,特使发现船上粮食因为天气潮湿闷热,有些发霉,就告诉了陪同官员。两位大人立刻把押送粮草的小官找来,痛骂了一顿,把顶戴给摘了。然后又把管粮草的仆役们喊来,重重地打板子。使团绘图员威廉·亚历山大绘制的打板子场景。使团连着劝也没用。他们由此观察到,清朝政府的等级制度森严,上面对下面的惩罚还很随意。使团从天津坐船到通州,风平浪静的时候,中国的水手要划船前进,大船划桨要10来个人,划的时候水手会喊号子,一个头头粗声领唱,其他水手跟着合唱。对音乐很感兴趣的巴罗有些兴奋,他很高兴,觉得这“嗨哟,嗨哟”的号子,是一种美妙的歌唱。他非常认真地听曲调,立即记在五线谱上,还分了两个声部,一个标着“独唱”(solo),一个标着合唱(Chorus)。使团内务主管约翰·巴罗以五线谱记录的划桨号子。巴罗这个乐迷,还在路上听到了一首中国民歌《茉莉花》,觉得“哀婉动人”,好听极了,他也记了下来。巴罗记录的《茉莉花》五线谱,他记录的清朝《茉莉花》歌词与今天的版本不大一样:好一朵鲜花,有朝一日落在我家,我本不待出门,对着鲜花而乐。好一朵茉莉花,满园花开香不过它,我本待摘下它,戴又恐看花人骂。行船到了北京东边的通州,使团都下船休憩,准备陆路进京。两位官员也不安排他们住旅馆,而是让他们住进郊区的一座大庙。和尚们被“毫不客气地撵了出去”,僧房都留给了使团成员。方丈的屋子最整洁,也宽敞,自然留给了特使马戛尔尼。不过因为和尚不杀生,庙里到处是蝎子、蜈蚣,使团里有人露出惊恐的表情,有人不敢住,默默掏出自己从船上带来的吊床,在屋外的树上挂了起来。虽然和尚都被赶出去住,但庙里还留了人看大殿,来上香的人络绎不绝。使团发现,中国人来拜佛,基本上都是为了些实际的事情。比如在一个抱孩子的女性菩萨前面祈求生孩子。中国菩萨蚀版画,收录于斯当东出使纪实中。菩萨略显古怪。或者抽签预测命运,这是来庙里的人最爱干的事情。绘图师绘制的庙里抽签场景,画得有点飞。这可是跟欧洲宗教差别挺大的。络绎不绝的,还有来看这些“红毛”的居民,好多小贩趁机在庙外面摆摊卖小吃或杂货。绘图师亚历山大记录的路边卖书小贩,书上中文都是瞎写的。年8月21日,使团离开通州,由中国士兵开道,向北京进发。到了北京城门下,城门楼子上立刻砰砰砰鸣炮欢迎。使团成员立即开始测绘城墙的具体形制,什么材质、有几层,多少个炮眼,城墙厚度,全部记录在册。进了城,大家发现中国首都和欧洲城市完全不一样,大路很宽,还有很多漂亮的牌楼。绘图师亚历山大绘制的牌楼。城里基本上都是平房,看起来格局空旷,就是路上尘土有点儿大。普通市民都不怎么讲卫生,屋里屋外都有人随地吐痰,“或者像法国人那样吐到墙上”。拿袖子擦鼻涕和脏手那是家常便饭。城里还老能闻见臭味,原来是家家都摆着大土罐,专门装粪和尿,等着卖给粪夫当肥料。不过大夏天的,这些秽物难免发酵,难免会臭。绘图师记录的拾粪男孩。首都商店很多。路过集市,使团看到很多卖货的、卖药的、算命的、卖唱的、变魔术的、说评书的,每一个摊子前都有一堆人。当然最热闹的还是使团周围。围观人太多,士兵不得不挥鞭子打在地上做警示。使团要来的消息早就传开了,京城市民私下里流传说这个红毛国带来了不少珍奇礼品。有人说:红毛人带来一头象,就猴子那么大,但跟狮子一样凶。还有人说:红毛人带了一只大公鸡,从小是吃木炭长大的!突然间,使团有人看到一个全穿白衣服的队伍。使团里人们讨论:那是有人结婚吗?欧洲人结婚,都爱穿白色。走到近前一看,嚯!一行人都哭丧着脸,哭得昏天暗地。这才知道,这是个葬礼队伍。棺材上盖着棺罩,后面还有一些蒙了白布的轿子,坐的是死者的女眷。这个哭丧的队伍刚走不久,使团又看到了一队滴滴答答吹喇叭的结婚队伍,从头到尾都红灿灿的,婚轿扎花结彩,亲友们拥在轿子后面,仆人抬着一大堆嫁妆。红白喜事都看见了,这会给使团带来好运吗?北京西郊景象。■你看,我们的膝关节活动得多么自如自打进了北京城,这个雄心勃勃的使团就感到事情总是不大对头。根据皇上的旨意,使团被安排在圆明园旁的客馆“宏雅园”暂住,等快到皇帝寿诞了,再到热河避暑山庄拜见。《热河行宫全图》,即今天的承德避暑山庄。使团被带进园子。跟中国其他皇家园林一样,小溪环绕,树木成林,小道蜿蜒,假山错落,还有石狮子雕塑,房子雕梁画栋,看着可漂亮了。花园中的狮子雕像,斯当东出使纪实收录。官员们把他们引到客房,门一打开,一股霉臭味扑鼻而来。里面没有床,里面摆了几张桌子,到处都是蜈蚣,蝎子,还有飞来飞去的蚊子。特使马戛尔尼感叹:这屋子“万非人类所宜居”!马戛尔尼跟钦差请求,给换个干净点的地方住。但钦差表示,不是我们故意要给你们住这儿,房子虽然差了点,但是大人物来京,都在这里,没有什么更好的地方了呀。但使团怨声载道,实在是面子上不好看,钦差就上奏皇上。但他没跟皇上说这帮红毛抱怨卫生和房屋破旧问题,而是说城里另一处馆舍比较大,适合开箱检点,方便给皇上准备礼物。关于此事的乾隆朱批奏折档案。皇上准奏,使团搬到了京城里的住处。接下来,马戛尔尼就想琢磨,怎么能把国王交代的商业谈判及互派使节的目标达成。但中国的官员们最关心的是另一件事:磕头。在乾隆和中国官员看来,马戛尔尼们作为贡使,那是小国进贡,见皇上的时候,当然要给皇帝磕头。马戛尔尼可不懂这一套。在进京前,他按照平等国家间的特使身份,与官员交流时自称“钦差”。官员给皇帝的奏折里也就这么写,皇帝看到不高兴了,这个红毛“吗嘎尔呢”要是钦差,红毛国国王岂不是跟我平起平坐?我难道不是统御天下的唯一皇帝吗!他在谕旨里指出了这个“错误”,责令官员以后上奏,奏折里只能叫马戛尔尼“贡使”,这样才“符合体制”。既然是贡使,那见了皇帝就必须得磕头。马戛尔尼可是个认死理的英国绅士,他说自己就是大英帝国国王代表,是两个文明国家之间平等出使。中国官员一开始也不明说,他们跟马戛尔尼聊天,聊着聊着,看起来很自然地说:不同民族穿衣服还真是不一样啊!然后官员就跑特使跟前看来看去,又展示自己的官袍,说:还是我们的衣服好,这么宽松,裤腿也不用带子绷得这么紧。你看看你们的衣服,这么紧,除了站着,其他姿势肯定都不舒服。特别是见到皇帝,按所有人的习惯跪拜的时候,就更不舒服了呀!马戛尔尼没听懂这话中有话。中国官员就把官袍下摆和特使的裤子比较,然后弯弯腿,说:你看看,我们的膝关节活动得多么自如,你们这个膝带扣和袜带,活动起来太不方便了。马戛尔尼准备的谒见乾隆时穿的衣服。这时候特使好像悟过来什么。中国官员满脸堆笑,热情地提意:你们应该换掉裤子呀,不然朝见的时候,怎么行跪拜礼呢?绕了这么一大圈,特使最后总算明白了,见皇帝要下跪,还得磕头。马戛尔尼不同意。官员们就拿出其他说辞:各国有各国的风俗,外人还是入乡随俗的好,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呀。马戛尔尼就差要把耳朵捂住了。他表示,可以尽量满足中国皇帝要求,但绝不能损伤英王尊严。你要我下跪可以,但是不能让人觉得英国是处于附属地位。坚持要我磕头,那就得找一个和我身份相当的中国官员,穿着官服,朝英王陛下的画像行同样的磕头礼。这可是个重要条件,特使担心简单说出来,会产生误解,于是决定写成说贴,翻成准确的官样中文,交给负责官员。但问题来了,他们找不着靠谱的翻译人员。使节团里本来有会官样文言的中国翻译,但这人在抵达中国之前就跑了,他害怕官府知道他给外国人帮忙,这可是个大罪名。现在使节团还剩一个中国翻译,但这人常年生活在那不勒斯,懂拉丁文和意大利文,中文写作早就生疏了,官方文言更不可能会写。马戛尔尼费了老大劲,找京城的葡萄牙传教士帮忙。不久派来一个中国基督徒,这人能力很强,不过只懂中文和葡萄牙文。这个中国人并不敢轻易答应马戛尔尼。他说,要是钦差大人看出我的笔迹,知道我给你们帮忙,那可就麻烦大了。之前有个广东人帮英国人写呈文,最后就被杀头了!大家抓耳挠腮,想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。特使随员中有一个侍童,是副使斯当东的儿子,才13岁,跟使团走了快一年,也随中文翻译学了一年中文,会说些基础会话,还知道怎么照猫画虎写汉字。他可以把中国基督徒翻译的文字抄一遍。但翻译就得大家合作了。马戛尔尼原文是英文,使团随员赫特纳先翻成拉丁文,使团中文翻译再从拉丁文翻成白话中文,再由帮忙的中国基督徒翻译成官方文言。最后,由侍童小斯当东重抄一遍。抄完,再把中国基督徒的中文原稿撕了,让他放心。这是使团离开中国后不久,小斯当东抄写的一份马戛尔尼谢恩书。不知道是谁翻译的,言辞谄媚而古怪。信是写给军机大臣、总管内务府大臣和珅的。马戛尔尼打算带到热河避暑山庄,等见到和中堂的时候递交。《御笔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》中的和珅画像。到了热河,和珅看到帖子,故作毫不知情,表现得很踌躇的样子,表示自己得考虑考虑才能回话。第二天,钦差徵瑞带着乔人杰、王文雄又跑来劝马戛尔尼行中国礼。马戛尔尼烦躁了,他说:我是西方独立国国王派来的钦差大使,和你们附庸国的君主所遣使节怎么能一样!你们要是一定强迫我行中国礼,死都不行!他还说,之前你们在天津的船上把英王的礼品写成贡品,就已经错了!钦差感到有点窘,只好说,您说的有道理。又问,那特使行礼什么样呢?特使说:我见英王行单膝下跪礼,亲吻国王的手。见乾隆皇帝,也打算这么干。钦差听到,突然看起来很高兴,当即要回去禀报。没过多久,皇帝就下旨,同意特使行单膝礼,但吻手那种礼节不大像样子,就算了。马戛尔尼很高兴,觉得自己终于不卑不亢地解决了一个大问题。很快,英国使节拒绝跪拜的消息传遍了热河,也传到了北京的圆明园。使团发现,平常给他们吃的奢华大餐,一下子标准降低了许多,大鱼大肉都没了。使团成员们觉得,这肯定是太监和主事官员们知道我们对皇帝如此不敬,要给我们点颜色瞧瞧。他们万万没想到,这都是乾隆自己下旨要求的。皇帝收到和珅的报告,就写了上谕,说这个英吉利国使臣不知礼节,“妄自骄矜,朕意深为不惬,已令减其供给,所有格外赏赐,此间不复颁给。”和珅给山东、江南、江西、广东各省督抚的字寄。其中抄录了皇帝关于马戛尔尼的态度。字寄也叫“廷寄”,凡皇帝上谕涉及重大机密政务,都由军机处直接封寄有关官员。所寄对象为高级官员。

意思就是说,这家伙傲慢的要命,朕很不爽,不要让他吃好!本来要赏的东西也不给了!

就在马戛尔尼以为自己获取了外交胜利,可以考虑商业和互派使节谈判的时候,乾隆已在几道上谕中决定,祝寿拜见完之后,就赶紧打发这些英国佬回家。

但是大清上国的面子工程还是要做足。年9月14日,在热河一个巨型帐篷里,正使马戛尔尼、副使斯当东盛装出席。使团绘图师亚历山大所绘乾隆进入大帐的情景。马戛尔尼穿了天鹅绒服,披着勋爵斗篷,带着钻石星章和绶带,单膝跪地,呈上了英国国王的国书。乾隆回赏了他一个玉如意。绘图师亚历山大素描,单膝跪地递交国书场景。右侧小孩儿为小斯当东。双方谈话总是要几道翻译,皇帝觉得麻烦,就问,使团里有没有能说中国话的?马戛尔尼说,有一个见习侍从,13岁了,会简单讲几句。然后就让小斯当东来见皇帝。这个小孩儿和皇帝说了几句话,逗得皇帝挺开心,亲手从腰带上解下了一个精致的荷包,赐给了小斯当东。皇上赏赐的如意与荷包,该图收录于使团副使斯当东的出使纪实中。然后大家开始了宴席环节。席上,又开始了中国人的传统客套。乾隆很慈祥地问,你们国家国王多大了呀,马戛尔尼说,五十五岁了。乾隆说,我八十三岁了,希望你们国王和我一样长寿呀!马戛尔尼觉得皇帝很有气场,不可侵犯,但眉宇间也能看出来是很和蔼可亲的。这个83岁的老人,看起来就像六十岁。接下来两天,皇帝安排马戛尔尼游览了万树园。使团内务主管巴罗《中国行纪》中收录的热河避暑山庄图。观看了木偶戏、滑稽戏。斯当东出使纪实中收录的一出戏。还在9月17日皇帝寿辰的时候和文武百官一道给皇帝祝寿。随后,使团就回京了。回京之后,马戛尔尼一直找机会与和珅交流,想要谈谈这次出使的正事:扩展商务和交换长期使节。他还给和珅送去一份外交照会,列出增设通商口岸、在京城设立货栈、在舟山要一个小岛给英国人销售货物、不对英国人乱收税等六条请求。皇帝早在热河就已经确定了,外交谈判根本是无稽之谈,马戛尔尼祝寿完毕,使命就完成了,只剩滚蛋一条路。他的所有要求,都被委婉地回绝了,连讨论的机会都没给。送皇上信件和谕旨的官员,背的是裱了黄布的竹筒。使团离开北京,乾隆拒绝马戛尔尼谈判请求的信,以及乾隆给英国国王下的一道“谕旨”,就是这样送去的。■这东西是水晶的吗?使团另一件比较狼狈的事情,是他们送的礼。大部份礼物都安排放置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,马戛尔尼去热河谒见皇帝的时候,留下了一些使团成员监督礼物的安装。绘图员亚历山大绘制的圆明园正大光明殿。这时就有不少官员和王公贵族前来参观。礼物中有两辆高大的英国马车,玻璃窗户,弹簧座椅,设计得很精致。官员们看到在车厢前面有一个高大的座位,都认定那是皇上的座位,那么车厢里肯定是嫔妃坐的。皇宫里的老太监要了解马车怎么给皇帝用,就问使团内务主管巴罗先生具体到底怎么个坐法。巴罗说,皇帝坐车厢里,前面是马车夫的座位。太监一声冷笑:大皇帝怎么能坐在一个位置比他高的人下面?!这车后来就被打入了冷宫。在圆明园还陈列了一个大火镜。这是一个巨大的凸透镜,午后的太阳穿过它,能把铜钱融化。19世纪欧洲制造的大凸透镜。官员们看到这个东西,问题都是:这东西是水晶吗?一听是玻璃,他们就都转头走了,露出轻蔑的表情。好像在看什么便宜贱货。和珅从热河回来之后也参观了这个火镜,他也不觉得这有什么稀奇。这跟他们有时候拿来抽烟取火的工具也没啥区别。和中堂还把自己的烟斗伸到大凸镜底下点烟斗,他问英国人,这玩意能不能火攻敌方的城市?阴天时还用得了吗?一个太监冒失又好奇地伸手指,烧得疼,触电一样缩了回来,陪和大人观看的官员们哄堂大笑。在热河,大将军福康安与和珅一起陪马戛尔尼逛万树园。马戛尔尼想起礼物中的火炮和枪支,就问福康安,是否有兴趣看看使团军人帕里什中尉用这些兵器操练一下。福康安打过很多仗,根本不把这些看在眼里,他说:“看亦可,不看亦可,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稀罕。”马戛尔尼噎得慌,心里惊讶,他想,我们使团一路观察,你们的军队差不多还在冷兵器时代,根本不怎么装备火器。这样故步自封,还说没有什么希罕,真是没法理解你们哪。绘图员亚历山大绘制的清朝士兵图。斯当东出使纪实中收录的中国兵器图。皇帝回京之后,也来到圆明园参观自己的“贡礼”。皇帝对那些仪器兴趣不大,皇宫里类似的东西多的是。不过,他在有着门大炮的“君王号”模型前站了半天,问了很多细节。但是,乾隆临走时冒出一句话:“这些东西只配给孩子玩。”有历史学者认为,乾隆的表现并非真的傲慢无知,而是一种外交策略。在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的《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》中,关于诸如磕头的外交礼仪只有极少记载,更多的则是使团离开后乾隆的反应:他颁布了很多加强沿海防御工事的命令,要求提防英国人的入侵。但无论如何,英国使团的科学家对皇帝的反应非常失望,他们觉得,“中国人的某些思想对一位欧洲科学家来说是种侮辱。”■朋友一生一起走,那些日子不再有马戛尔尼离开北京之后,朝廷还是安排使团的老朋友王文雄、乔人杰一路护送。从北京城出发的时候,和来时一样,又在大街上看到一场葬礼。好像是这国家在给他们送行。使团遇见的一场葬礼。绘图师亚历山大绘制。回程他们从通州走运河,先到杭州,然后再去广州坐“狮子号”回国。虽然乾隆对他们很不爽,但毕竟还是客,不能坏了招待礼数。官员对使团还是非常周到,发现英国人喝茶喜欢加奶之后,甚至给他们找来了两头奶牛,还想办法招了个挤奶工,专门弄了艘船沿路同行,供应鲜奶。马戛尔尼知道自己这次出使基本上是完全的失败。他颇有一点愤恨地记录了自己的感觉,他觉得大清建国以来就“没有发展和进步,甚至在后退;而在我们科技日益前进时,他们和今天的欧洲民族相比较,实际变成了半野蛮人。“但具有探索精神的使团成员们,并没有停止自己对大清的观察。他们一路记录大运河各处水道的情况,就像他们在经过长城时进行的测绘一样。帕里什中尉绘制的长城测绘图,详细记录长城建筑形制。他们记录沿岸居民使用的农业与生产工具,虽然他们觉得大部分都很落后,但看到实用的,还让官员帮忙制作模型带回去。斯当东出使纪实中收录的水车灌溉工具图。进入清朝江南省,使团观察到用鸬鹚捕鱼的渔民。每到一个地方,他们都采集大量植物标本。他们还从杭州收集了茶树苗,准备送到英国属地孟加拉国,看看能不能培育成功。斯当东在出使纪实中收录的山茶花图片。使团成员还和每天交流的中国官员们成了私人好友。特别是乔人杰和王文雄,这两个人也很随和,还和英国人学用刀叉吃饭。使团成员询问他俩中国的人口、经济情况,他们也尽量帮使团寻找数据。斯当东出使纪实的附录,详尽记录了当时中国的人口、财政收入等数据。到了杭州,乔人杰、王文雄跑去逛了青楼。绘图师亚历山大绘制的西湖、宝塔图。过了两个礼拜,武官王文雄跑到吉兰医生的船里,请吉兰大夫给他看病。他知道吉兰在北京给和珅看过病。当时在和珅府上,吉兰为了打消和大人的疑虑,还装模做样的学中医把脉,但是又和中医不同,他非常仔细地询问了病情,而不是简单地像和珅的大夫那样归结为“风邪”。他了解了和珅身上的病痛在什么地点、什么季节发作。然后确定下腹疼痛与肿胀是因为和大人自幼在“外斜肌环近旁有时沿输精线出现一个小肿块”。吉兰最后确诊和中堂患两种病,风湿和小肠疝气,并开了诊疗方法。说回王文雄,他给吉兰医生讲了讲病情,吉兰观察病情之后,知道他得了性病。他提议使用针剂进行注射。王大人虽然是武官,但是看到注射器还是吓了一跳,在知道要用这玩意捅进自己小鸡鸡,瞪大了眼睛。但毕竟是个胆大的,他把注射器和药剂带走,乖乖按照医生嘱咐给自己注射。不久,病痛缓解了。王大人又跑到吉兰医生这儿讨一幅新针剂。吉兰说:你都痊愈了,除非你还要回杭州干那事,不然根本用不着啊。王文雄哈哈大笑:这是乔大人要的,他是个文官,不好意思自己来要。乔大人的病不久也治好了,他们还讨了一幅备用针剂和配制方法的说明。到了广州,离别的时候就要到了。王文雄和乔人杰在这里碰见了福建来的老朋友,他们在一艘漂亮的游船上接待朋友,还邀请使团内务主管巴罗一道。巴罗进了大仓,看见三个大老爷身边都有一个盛装打扮的漂亮姑娘,脸和脖子涂了白色的粉,面颊、嘴唇和下巴抹得红扑扑。姑娘们轮着给巴罗敬酒,还吹笛子、唱小曲。就这样,异国的朋友度过了一个无拘无束的快乐夜晚。离开时,王文雄特别嘱咐,不要把今晚的事情说出去呀。▼虽然能和具体的中国人结下深厚友谊,但巴罗还是不能理解,为什么这个国家各个方面都如此落后,却觉得自己什么都是最好的?为什么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国如此排斥对外交流,如此排斥国际贸易。为什么就这么一个广州口岸开放,还给外国生意人设置了各种苛刻的规则与障碍。他从广州当地管理商人的小官吏那里获得的答案,是一种质问:“我们交换你们的是我们真正不需要的产品,而给你们的是你们国家不生产的珍贵的茶叶,你们还不满意。为何你们不时来访问你们不喜欢其风俗的国家?我们没有邀请你们来我们这儿,但你们来了,表现尚可,所以我们接待你们。那么真是我们的款待,但不要提出变动和改善。”小官吏还有一句灵魂拷问让英国人哑口无言:“你们来这儿干嘛?”使团里有一个人没弄明白,也不大在意这些头疼问题。他就是攥着乾隆赏赐得荷包的13岁侍童小斯当东。四十多年后,他成了中国专家,却把乾隆的漂亮小荷包丢到历史深渊里,选择成为支持对大清动武的强硬派。因为他在英国下院的一次支持侵华的演讲,对清朝动武的投票通过,鸦片战争爆发。中国的大门被彻底轰开了。乔治·斯当东于年出版的《出使纪实》插画。参考资料1.《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》,乔治·马戛尔尼、约翰·巴罗著,何高济、何毓宁译,商务印书馆,年2.《英使谒见乾隆纪实》,乔治·伦纳德·斯当东著,电子工业出版社,年3.《中国近代史:0-,中国的奋斗》,徐中约著,后浪出版公司,年4.《古代北京与西方文明》,欧阳哲生著,北京大学出版社,年5.《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》,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,国际文化出版公司,年6.《马戛尔尼使华团在京“寓所搬迁事件”》,郑云艳,载《珞珈史苑》卷7.《大红毛国的来信:马戛尔尼使团国书中译的几个问题》,王宏志,载《翻译史研究》卷8.《乾隆英使觐见记》,马戛尔尼著,刘半农译,年上海中华书局初版9.《马戛尔尼使华事件中的英吉利“表文”考》,计秋枫,载《史学月刊》年第8期10.《要是世界上只有中文》,葛剑雄,载《读书》年第7期11.《牛津教授:乾隆已经意识到英国可能侵华》,崔莹,腾讯文化,-01-.《TheCostumeofChina》,WilliamAlexander,.《TheDressAndMannersoftheChinese》,WilliamAlexander,世界从未如此神秘?????●?????WePromiseWeAreOriginal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老金和小伙伴

打赏都给徐哥,他穷。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laiaman.com/bngljg/10116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